文化艺术传媒网讯(张若林)恰逢中德建交47周年之际,由中国海南省人民政府支持,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省博物馆策展的“旅途即归途——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图文展,跟随海南省人民政府访德代表团,前往德国开展旅游文化宣传推广活动。本展览于北京时间9月27日凌晨在德国柏林索菲特大酒店贵宾厅举办。旅途即归途,(Es gibt keinen Weg,der nicht irgendwann nach Hause führt)是一句德国谚语,亦可译为回乡终有期,我们以此为题策展,缅怀一位中德友人汉斯·史图博(Hans Stübel)。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陈江向代表团成员及德方代表介绍展览
汉斯·史图博(Hans Stübel),1885-1961,德国民族学家、同济大学生理学教授。他自1924年2月来华任教,至1951年5月返回德国,他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留在中国,传道授业解惑,并利用假期深入中国各地进行民族学调查。浙闽交界的畲族地区、粤桂相邻的瑶族地区、云贵两省的苗族及傈僳族地区、甘肃的蒙古族及藏族地区、海南岛的黎族地区,都曾留下史图博的足迹。
1、史图博的学术背景
史图博先生1885年6月19日出生于德国莱比锡; 1903年起先后在德国耶拿、莱比锡、慕尼黑等地学习医学;1908年通过医学国家考试;1909年获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0年获得教授选备资格(大学任教资格);1910至1915年任耶拿大学生理研究所助教;1915至1923年任耶拿大学生理研究所副教授;1924年春应聘至同济大学任教,任医科生理学教授兼生理学馆主任;1951年5月返回德国;1952至1954年在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哲学系讲授民族学;1959年被埃尔兰根大学聘为哲学系民族学教授。
史图博教授学识渊博,医学、天文、历史、地理、植物等学科无所不通,在中国27载,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医学人才,除了生理学之外,他最感兴趣的是人类学,尤其是东方民族的人类学研究。史图博的假期几乎被旅行日程排满。每到一地,他便深入民间,探询民族风俗,收集研究资料。除对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史图博留给后世的还有大量针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包括人种渊源、民族历史、经济状况、饮食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少数民族语言、民间歌谣、生态环境和植物分类等。他认为,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极丰富的原始材料。
2、史图博的黎学研究
1931年至1932年,史图博两次来到海南岛,深入五指山地区,全面考察黎族文化。第一次考察后,史图博撰写完成了《海南岛人种学考察报告》。第二次考察中,史图博对黎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撰写的《海南岛的黎族——为华南民族学研究而作》(中文名为《海南岛民族志》)德文版于1937年在柏林出版。
史图博拍摄/海南黎族妇女织黎锦
本展览由“故事的主人”、“史图博在中国”、“史图博与海南”三部分组成,最后我们“未了的故事”结篇,以期更多的德国朋友来海南旅行,踏访史图博的足迹,领略文化海南之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