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有新气象。2023年9月4日上午,西安市莲湖区西电实验小学特邀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非遗传习专业委员会长安古乐团进校园,给学校构建的“四季芳华,五育融合——绿芽·向美”美育课程启动仪式增添民族音乐艺术魅力。
当天上午,全校一千多名师生迎着朝阳,在大操场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隆重举行了“四季芳华,五育融合——绿芽·向美”素质教育提升美育课程正式启动。
“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铠博士,向全校师生讲解了汉唐音乐的乐律、乐调、乐曲、乐谱、乐器和乐式六大要素,分别介绍了舞台上展示的古筝、低胡、阮、三弦、竹笛、笙、鼓、铙、钹、双云锣等民族乐器,给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音乐文化知识普及课。
讲解结束后,李铠博士亲自司鼓领奏《郁金香》、《满园春》和《柳含烟》等长安古乐经典曲目。郭曼、郭树新、苑世德、杨忠启、刘长安、李靖、杨爱涵、邱天天、雷晓萌、李玉叶、左邢雨萱、李梦雅等长安古乐传承人参加了表演。
其中,唐诗《柳含烟》吟唱表演,是识读文字谱与简谱对照曲谱和学唱互动参与节目。孩子们在台下一边学唱一边挥动小手打节拍,完全沉浸于民族音乐的精神享受中。
李铠博士向大家介绍,参加演出的李梦雅同学今年还不满12岁,是西安师范附小五年级学生,也是目前年龄最小的长安古乐传承人。台下小学生观看台上小学生表演,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的兴趣。
长安古乐团进校园表演,赢得了全体师生的阵阵喝彩和热烈掌声。
表演结束后,西电实验小学校长丁亚琳代表全校师生上台致谢,向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铠博士和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曼颁发了特聘校外辅导员证书,同时向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非遗传习专业委员会赠送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奠基,古丝路非遗文化铸魂”的锦旗。
李铠博士代表西安市长安古乐保护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非遗传习专业委员会,向西电实验小学颁发了“世界文化遗产·汉唐丝路非遗长安古乐传习基地”匾牌。
长安古乐曾称西安鼓乐,是以成套乐器再现古代中国音乐“八音和鸣”的经典模式,也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的古典交响乐,被世界音乐界、历史考古界和文化旅游界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陕西千年活文物”和“汉唐遗音原生态”。长安古乐传世曲谱2800多首,不仅有中国古代宫廷名曲和《诗经》、汉乐府及唐诗古曲,也有长安佛乐和道乐法曲及丝绸之路沿线民族音乐古曲。同时,还完整地保存了唐乐律、唐乐调、唐乐曲、唐乐谱、唐乐器和唐乐礼等唐代音乐核心元素。
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联合国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在中国区有22处遗址,在陕西段有7处遗址。位于陕西的唐荐福寺遗址,包含唐寺(唐荐福寺)、唐塔(唐荐福寺塔俗称小雁塔)和唐传长安古乐“三唐文化”。其中的唐传长安古乐,是唯一被组合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时,亲临西安博物院考察“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在此发出了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和“让文物活起来”的动员令。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自2019年7月31日起,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在西安博物院常态化举办“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开创了陕西文物景区最早的文旅融合发展小剧场演出模式。
这次长安古乐团进校园表演,便是把“中国音乐文化大课堂”带进了西电实验小学。
据了解,莲湖区西电实验小学一贯重视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先后荣获“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西安市德育基地”、“西安市一级小学”、“莲湖区艺术特色学校”等称号。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丁亚琳校长表示,学习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是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魂强基。我们将以此次“绿芽·向美”素质教育提升美育课程启动仪式为契机,继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进校园进课堂,把长安古乐传习班打造成校园文化品牌,给西电实验小学高质量发展增添驱动力。(撰稿: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