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长安文化

忘不了的莫合烟
来源: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4-09-21   |   所属分类:长安文化   |   阅读次数:10425

微信图片_20240921222008.jpg

作者/于聚义

910日中午,朋友在西公园聚会,返回路过乌鲁木齐市西大桥头时,一股久违的气味儿冲鼻而来,那烟味陌生而熟悉。回头一看,哇!只见一位身着黑条绒恰袢(长上衣)的长者,嘴里叼着莫合烟正在腾云驾雾。我好奇:早已失传的莫合烟在这里却遇见了。我蹲下身子与长者攀谈起来。“要尔达西嘛赛斯?”长者听到我用维吾尔语问候他“你好吗同志?”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点点头。我手语加新疆普通话,“我能来一支吗?”长者立即递烟纸、撮烟粒、卷烟卷,一个细微动作勾起了对20年前的记忆。循着烟味追索,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些与我一样驻足的人,个个感到稀罕。那种可将衣服熏染浓烈气味,搁置在并未褪色的时光里,点燃的莫合烟不是烟,是满满的回忆啊!

微信图片_20240921221923.jpg

“咔咔”几声,我被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谈起烟草,“莫合烟”可谓是首当其冲的烟草代表,甚至有人称其为新疆“烟草界的鼻祖”。我年轻时,衣兜里一直曾经保持着半兜莫合烟丝,左上衣兜里装一沓裁好的报纸条儿,一张就是一个烟卷。

莫合烟是碾碎黄花烟草的茎和叶后掺和晾晒的烟草制品,且外观呈颗粒状,较为粗糙。回到家,思绪还放不下,我打开旧书柜,找了一本《新疆烟草志》,那里面记载:苏俄华侨于20世纪30年代带回了莫合烟种子和栽培方法,开始在绥定(霍城县)、伊宁等地种植,并用自己制造的手工工具加工生产莫合烟。由此,莫合烟如杂草般野蛮生长,很快传遍了南北疆各地。从塔里木盆地到帕米尔高原,从伊犁大草原到塔克拉玛干荒原沙漠。烟民谈起,莫合烟,大多数都认为“以伊犁为著”。

微信图片_20240921221950.jpg

对于“莫合烟”名字的由来,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俄语音译“玛合勒嘎”。又有人说因大多数情况下是散装购买,所以“莫合烟”是“没有盒子的烟”的简称。有趣的是对生活颇为讲究的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汪曾祺先生倒是在《烟赋》中称其为“马霍烟”。新疆气候适合莫合烟生长,且其制作工艺简单,便很快占领各地市场,并逐渐成为具有很强地域特色的烟,也因此成为很多外地人眼中的一大新疆土特产。

微信图片_20240921221955.jpg

记得六十年代末我下乡再教育时,生活单调得无聊就跟着贫下中牧学会了抽莫合烟。当兵以后,一位战友很讲究,抽的莫合烟还有个牌子叫“塔城”牌儿,封面上印着简单的放牧图,画面上不止有牧民、毡房、马圈、小马驹等,以后还见过“振兴”“阿凡提”等,封面上有阿凡提等新疆民间故事主人公。价格十分亲民,最低只要几毛钱一包。平民百姓抽的都是莫合烟,因此,成了当年最接地气的烟草。更有讲究者,装莫合烟的器皿不止有新疆日报和塑料袋,还有精致的铁盒子,因为莫合烟焦油含量高,加上吸烟者习惯用旧报纸卷烟,燃烧之后产生的危害更大,对吸食者而言味道更呛人,甚至多有人回忆表示第一次接触莫合烟时有“五雷轰顶的体验,感觉整个世界都会在刹那间火光四溅”。你如果有过这个经历,或者品尝过莫合烟的话。久而久之,你的嗓子就会变成低沉沙哑,被俗称为“烟嗓”,多被称作“莫合烟嗓”也源于此。再后来因为烟草危害的宣传深入人心等原因的加持下,莫合烟从200491日起,逐步被禁止运输,关闭了所有相关制造厂。从200571日起,莫合烟全面退出零售市场。

微信图片_20240921222004.jpg

与几位烟民聊天中,才知道近五、六年开始,莫合烟又悄悄地在新疆各个巴扎开始售卖,价格是一公斤30-60元之间。

撕下新疆日报的一角,再娴熟地捏上长者精心调配的一小撮莫合烟丝,这套“组合拳”的重中之重在于一定要舔几口卷烟边缘,与此同时,嘴里还要念念有声,“报纸白纸二寸半,倒在纸上向前转,用点唾沫可连粘。大头捻小头转,紧实一点成了烟。大头要拆去,小头叼嘴间,掏出火柴打火机,点上一抽云雾散,好似‘活神仙’。”

嚯!这不就是现代版的“网抑云”吗?

究其根本,物“美”价廉是莫合烟在新疆热销的一大原因,广泛的吸烟群体又将此作为“桃园三结义”时必不可少的物件。不管在街头,还是在田野,莫合烟都成为人们开启一段对话,甚至是一段友谊的“钥匙”。

微信图片_20240921222000.jpg

当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以烟代柬”的方式被“网络请柬”这种环保的方式所取代。但话说回来,莫合烟焦油含量高的特质,实际上也适用于防虫害。谁家养的花生了虫,莫合烟泡水浇淋便成为灭虫“神器”,甚至现在有的家庭铺木地板时,也会先把莫合烟平铺在地板下面,用来防蛀虫。

诸多回忆,对我这个莫合烟的前代烟民而言,莫合烟如同一个时代的标志,而那段记忆也冥冥之中成了定义莫合烟的标杆。作家王蒙就曾说过:“我们轮流抽莫合烟和阿尔巴尼亚香烟,我们用各种警句、妙语、谐语来相互安慰解脱,曲折地表达我们的心意。那样的生活,不是很幸福吗?”最好的友情已呈现在王蒙老师的笔下,而最难忘的故事也都被藏进了莫合烟之中。

说起莫合烟,前两天又与战友们聚会时,在回忆军旅生涯时,莫合烟便是那段与战友在闲暇时期打打闹闹的记忆的承载物。时隔30多年后回新疆,时常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凉感,但熟悉的街区、气味总让人不由得感慨一句: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哎!

微信图片_20240921222012.jpg

西大桥上突然闻到这种气味,似曾相识的味道,亦或是思念的味道,在准确答复气味所属的基调味之前,初次与这种气味打交道的记忆会首先涌入脑海之中。

莫合烟的气味是独属于巴扎的气味——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有各种商贩售卖着各类货物,莫合烟成为商贩疲惫之余不多的消遣方式之一。

时至如今,再让我描述一次莫合烟的气味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让我再回忆一次初次闻到莫合烟气味的情形,倒是宛如昨日闻到一般清晰。莫合烟的气味于我而言,便是这样一架可以与故人沟通的桥梁,让我得以在闻到类似的气味时,能够在记忆中再“拍一拍”他们,说一句:“我想你们了”。

在文明社会的今天,在全民崇尚健康的当下,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关爱身体健康,远离烟草危害!

对我而言,莫合烟,是永远的记忆!

 

作者介绍:于聚义,作家,高级记者。著有长篇小说《建商》《淘金者》(获新西兰文学奖)《樱桃熟了》《和布克河》(获中国北方第26届优秀文艺图书奖一等奖);电影电视剧本《偷渡客》《龙须面》《宝贝露西艾格》;诗集《哈纳斯》;散文集《龙吟乡情》;中短篇小说集《帆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