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文化网讯(通讯员 梅隆)2025年3月15日,第九届世界周易高峰论坛在西安盛大开幕。全国乃至世界易学专家200多人欢聚一堂,共话周易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周易文化及其在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周易高峰论坛是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全球性学术会议,旨在推动周易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09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已成为全球易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
在会期间,大会主持人现场播报了长安文化研究会致第九届世界周易高峰论坛的贺词。贺词中提到,周易之学,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贯通天人合一之道,既是中华智慧的瑰宝,亦是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密钥。长安文化研究会表示,将与周易文化研究会共同推动现代社会的文明发展。并对发展研究提出了三点意见。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强烈反应。
第九届世界周易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全球易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合作平台,同时为周易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坚信,只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合古今中外的智慧,以“革故鼎新”的决心直面时代的挑战,周易文化与长安文化才能真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我们深信,这场汇聚古今智慧的学术盛会,必将为周易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全球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长安文化研究会致第九届世界周易高峰论坛
贺 词
尊敬的论坛组委会、各位专家学者、海内外嘉宾:
值此第九届世界周易高峰论坛盛大开幕之际,长安文化研究会谨以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与学术热忱,向论坛的召开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周易之学,根植中华文明沃土,贯通天人合一之道,既是中华智慧的瑰宝,亦是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密钥。本届论坛必将为周易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全球共享开启新的篇章。
周易之学,乃中华文明观天察地的智慧结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哲思,正与长安文化中"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包容气度交相辉映。站在丝绸之路起点的时空坐标上,我们愈发体会到:周易阴阳相生的辩证思维,六十四卦的无穷变化,恰如人类智慧的星辰图谱。必将构建跨文明对话的学术范式。
“以长安强文化,以周易筑魂魄。” 中华文明必将引领世界!
《周易》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一思想与长安文化“兼容并蓄、丝路共荣”的精神不谋而合。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共生,而《周易》中阴阳相济、刚柔并济的哲学,恰为当今多元文明互鉴提供了方法论指引。期待与会学者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视野,探索周易与长安哲学、科学、艺术等全领域的深层关联,推动跨文化对话的范式革新。
长安文化研究会汇聚了各领域顶尖学者,出版了《长安学》四十卷,可谓砥砺扛鼎之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周易“变易、简易、不易”的智慧,既在《长安学》中有深刻体现。这为个体生命提供安顿之道,亦可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东方智慧。其中"保合太和"的和谐理念,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东方文明方案。建议学界同仁:一要加强周易符号系统与当代科技的跨学科研究,二要强化易学思想与世界主要哲学体系的比较研究,三要推进周易文化与长安文化搭建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让我们以"天行健"的进取精神,共绘文明互鉴的新图景;以"地势坤"的包容胸襟,共筑学术合作的新高地。
值此盛会,我们特别倡议设立"丝路易学研究院",依托长安文化学术资源,联合各国研究力量,系统开展周易文化与长安文化以及中亚星相学、印度吠陀数学、希腊古典哲学的关联研究。系统梳理周易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轨迹及其对沿线文化的深远影响。我们相信,唯有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融通古今中外,以“革故鼎新”的勇气直面时代命题,周易文化与长安文化方能真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精神纽带。我们深信,这场融汇古今智慧的学术盛会,必将为周易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全球化传播注入崭新活力。
最后,诚邀四海宾朋在论坛之余,漫步长安城垣,触摸周秦汉唐的易学风骨,感受“云横秦岭家何在,易理长存天地心”的文化气象。愿本届论坛成果丰硕,愿全球学者携手同心,共绘人类文明美景与共的未来画卷!
长安文化研究会
2024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