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总编专栏

用新闻人的眼光凝视世界 ——邢小俊: 我为什么执着地写华阴老腔
来源: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2-11-24   |   所属分类:总编专栏   |   阅读次数:628

编者按: 最早是在 2015年9月5日,我省青年作家邢小俊在《人民日报》上刊登《 听不尽黄天厚土这老腔一声》一文,被选入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同时录入人教版全国盲文教材。

2016年5月9日,《光明日报》用大篇幅刊登邢小俊祭奠陈忠实的文章《天地寂寥  父亲一样的人去了》;在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中,发表在2012年8月3日《光明文化周末·文荟》专题版上的散文《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成为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的文本材料;2016年6月17日,《光明日报》周末版用一个整版刊登邢小俊的文章《陈忠实 白鹿原与华阴老腔》,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大型文学刊物《延河》、省内媒体《西安日报》、《阳光报》等报刊都用大篇幅进行转载。

华阴老腔如何走出了传承的危境?华阴老腔和陈忠实先生到底有什么渊源?

今日,陕西省政协《各界导报》社记者对长期关注老腔的邢小俊做了专访---------

 5月4日上午10时,陕西省作协大院追思堂前,11位老腔艺人们首次站立表演,用“哭腔哀声”, 吼唱《白鹿原》片头尾曲,用苍凉、悲壮、凄婉的远古之音、雄沉之气,深切悼念一位让华阴老腔走向世界的大作家……

但是,很少有人能知晓,华阴老腔走出传承困境的艰辛过程,以及它和这位大作家之间的深厚渊源。


华阴老腔_副本.jpg

 

           第一个关键点:濒临死亡的华阴老腔命运发生逆转

              缘于十年前陈忠实的一次推荐


 张    旭:今年,“华阴老腔”和“陈忠实”是全国的两个文化热点,但很少有人知晓他们是有很深渊源的。

 邢小俊:陈忠实老师是发现华阴老腔的伯乐!华阴老腔能走出困境并得以很好传承,先生不遗余力的推介、嫁接功不可没。

老腔在明、清两代曾经辉煌过,华阴境内有十多个班社,活跃在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十几年前,华阴老腔呈现萧条之情状,能表演老腔的演员屈指可数。

作为陕西省古老的汉族戏曲表演形式,老腔与许多非遗项目一样,同样面临着传承的困境,面临濒危状态,老腔艺人中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已经61岁,传承人屈指可数。2005年,陈忠实把华阴老腔班推荐给话剧《白鹿原》导演林兆华,一经在舞台亮相,濒临死亡的华阴老腔命运发生逆转-----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如果没有先生的强力推荐,老腔也许还在濒危的境地盘桓。


张    旭: 陈忠实先生一辈子业余爱好甚少,好听几句秦腔,尤其以华阴老腔为甚。每每听到忘情,就会哈哈大笑或是咬牙切齿、捶胸弹脚。先生的性格、骨气中与华阴老腔之间到底有什么渊源呢?

邢小俊:先生满脸沟壑,可他胸藏丘壑,先生一身布衣,可他大气磅礴,波澜壮阔,他对陕西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和整体推进的呕心沥血,他是在以自身的创作高度和人格、人品高度,塑造了一座如秦岭的巨峰。

先生文字里慷慨激昂的旋律,吃钢咬铁的气势,仿佛老腔永远都是他作品的贯穿红线与背景音乐。老腔吼起来字正腔圆、音乐形象顶天立地,是豁达豪放、爱憎分明,撼天动地的艺术,这正同先生堂堂正正的品格一样。先生的作品中,多见金石有声、慷慨悲歌之士。大家的印象中,陈先生迟早说起话来,总是是非分明、斩钉截铁,绝不含糊其辞,阳奉阴违。言谈话语不藏情,喜怒哀乐溢于表,地道的秦腔道白,梆子爽朗,掷地铿锵。

先生一生来看,本身就是一台高亢激越的老腔大戏,如今唱到高潮,戛然而止。他的离世给社会瞬间造成了大的振动,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艺术高度,更因为他的文学思想与精神风范代表着社会正义和人们的期望。他的全部作品,他的一贯的文艺思想与创作态度,他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不见风使舵,不趋炎媚俗,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方向和中国人渴望补充精神钙质的强烈愿望。


662164282_副本.jpg


            “是一把把钥匙合起来,打开了一把生锈的锁”


 张    旭:回溯十几年,老腔文化的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走出困境之路也不是单一力量推广、推进的,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邢小俊:是的。2006年,导演林兆华在话剧《白鹿原》中借“老腔辅助故事的叙述”,从而为改革后的老腔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话剧《白鹿原》在全国演出,使得老腔在全国声名远播。2008年,张喜民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话剧《白鹿原》与老腔的融合非常成功,将濒临危境的老腔由陕西推向了北京,北京观众接受了老腔,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的不断推广活动中老腔走向了全国。2012年,有意识地使用老腔元素的电影《白鹿原》在全国热映,再次形成对老腔的强力宣传。

 2014年,老腔再度登上《新闻联播》。

 2015年12月5日,东方卫视《中国之星》节目中,谭维维《给你一点颜色》,把传统曲艺和摇滚乐“混搭”结合的表演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这是两种看起来没有任何相关性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跨界,又给走出困境的老腔加了一把力,亦算是传统戏曲剧种推广和保护的一次成功尝试……

  2月7日晚,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谭维维再次演绎《华阴老腔一声喊》,老腔与现代摇滚的数次完美融合,让观众感受到了“黄土与摇滚、电声与弦乐的碰撞”。

  政府的持续扶持和媒体不停歇地宣传也功不可没。2月15日,华阴市政府举行表彰会,为张喜民等老腔艺人颁发30万元奖金和“突出贡献奖”奖状,获奖理由是“实现了多年来的‘春晚梦’”,极大地提升了华阴、华山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月1日,华阴老腔亮相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开幕式。 4月2日,6位华阴老腔艺人,把“远古之音”带上了西安北至深圳北的G824次高铁列车。 

  5月16日,渭南市“文化根脉 薪火相传—秦东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华阴老腔等一批特色非遗项目,陆续走进渭南各中小学校园,与学生们零距离接触

……

我们看到,老腔与各种艺术形式多样的融合,来自政府、民间等各方各层的推动,各种新闻形态的推介宣传,终于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合力-----国家级“非遗”项目华阴老腔就这么活下去了,火起来了!老腔开始走向世界!

对此,有人比喻“是一把把钥匙合起来,打开了一把生锈的锁”。


10802056_副本.jpg


        第二个关键点:老腔从皮影中剥离出来

“从长远传承的眼光来看,党安华也是老腔的功臣!”

 

张    旭:听说老腔最早就是皮影戏的幕后配音。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老腔从皮影中剥离出来的,是这样吗?

邢小俊:自唐代始,老腔的说唱形式一直与皮影戏融合在一起,它们构成了互为载体的封闭式演出,老腔艺人们处在被包得严严实实的环境中,对于艺人,观众“不见其人只闻其声”。

 2001年,一个偶然的创意使得老腔演唱从皮影中剥离出来,演员阵容和乐器增加了,演出场所变了。党安华就是促成这一改革的关键人物。

 那是一个不经意的发现-------2001年的一天,张喜民的戏班在城郊唱戏。党安华陪朋友去修葺舞台,只见台上皮影短兵相接,好不热闹,可台下却冷冷清清,只有三人。他掀起了帷幕,这一掀,让党安华“惊呆”了,张喜民怀抱月琴,仰头高歌的样子,他十多年未忘。“后面的东西真是太精彩了!单是靠看皮影戏的时候听他们的演奏,感受不到那种激情和冲击。”学导演出身的党安华意识到,与其把皮影戏呈现给观众,不如把最原生态的东西呈现给观众---------自此,老腔艺人们正式走上前台。


张   旭:那么老腔从皮影戏中剥离出来是不是变味了?坚守与传承是否水火不容?

邢小俊:传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两个面,缺一不可。

纵观中外艺术史,没有一成不变的艺术。民间艺术更以其灵活多变、自由自在,多元化、平民化的特质,体现出了对新生事物更加敏锐,更具开放性的吸纳与接受能力。党安华让老腔从皮影戏中剥离出来就是例证。谭维维以华阴老腔与摇滚进行对接尝试大受观众追捧,即是眼前的成功例证。

 党安华和老腔艺人一起走过15年风雨。他认为,老腔之所以打动人,因为它是原生态的东西,把农民的憨厚朴实、艰辛豁达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尽管和皮影戏剥离开来,但它的风格一直没有被破坏,它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党安华也是老腔传承的功臣!


张    旭:华阴老腔为其他濒危状态传统曲艺的传承提供了可贵了哪些启示?

邢小俊:目前,地方稀有剧种的生存现状普遍堪忧,保护和传承是当务之急。除了政府的扶持,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戏曲栏目致力于推荐濒危剧种、稀有剧种、国家级省部级非遗剧种等,遗憾的是影响力都不如一档真人秀。

可贵的价值是,“东方摇滚”的华阴老腔的发展,为非遗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的路子——传统风格与现代审美的高度契合,在舞台上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没有变质变味,用对传统敬畏与诚意征服了观众。华阴老腔为其他濒危状态传统曲艺的传承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时代再变  也要用新闻人的眼光凝视世界

 

张    旭:那么,作为记者,您为什么长期地、执着地关注老腔呢?

邢小俊:首先,在2005年我第一次接触华阴老腔表演时,我也是被强烈地震撼了的。时隔十年,老腔对心灵的冲击还在,我写下关于华阴老腔的文章就是在十年后的2015年。2015年9月5日,《  听不尽黄天厚土这老腔一声》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一文,该文被选入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同时录入人教版全国盲文教材。

2005年,我当时负责华商报的时政要闻部,曾经浪漫地想策划一次“中国最古老的摇滚---华阴老腔全国巡展”。觉得如果加上西影厂的片子《关中刀客》在全国巡展一遍,将有很好的轰动效应。

《关中刀客》描写的是过去年代关中地区十个性格迥异,类型不同的民间布衣豪侠“刀客”。他们既不是有着盖世武功的武士,也不是那些以打杀为业的武林好汉。他们是关中大地随处可见的庄稼汉、乡村秀才、乡间少年……他们中间有的甚至不会武功,但他们各个行侠仗义、扶危解困、不求功名利禄,甚至不惜鲜血和生命……这十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讲述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面对善恶的一个种鲜明态度。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正义和情义、血性和阳刚、骨气和精气、诚信和大气,这正是我们现在提倡和发扬的中华民族精神。

而在当时,我认为社会是缺少阳气和血气的。这个策划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但是我觉得这是新闻人的一种情怀和看世界的角度。


张    旭:您作为资深媒体人,在最近接受报纸采访时提出“时代在变,媒体的职责和使命不能变”的观点,能详细叙述吗?

邢小俊:传播的介质和形式在变,新闻却肯定会永远存在。

实际上,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他们对于纸质报纸的需求却在下降,这就说明新闻的传播形式需要改变。也就是说,新闻肯定会存在,但它的传播形式会改变。

《双城记》里说过: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这是对传统报业再好不过的形容。今天,我们有更宽广的市场,更大的受众群体,更便捷的工具和技术,更融合的环境,同时,我们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冲击,更多的迷茫和困惑…… 这就是大多数传统报业媒体的现状。  

  但是,无论怎样地竞争,无论怎样地转型和创新,有一点永远不能变:我们的媒体是给这个社会服务的,是守望着它向好向上向善发展的,我们媒体的职责和使命不能变!习近平总书记2月19日视察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时,提出新闻与舆论工作48字职责与使命,非常精辟、全面、系统。我们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


张    旭:那么,作为作家,您为什么长期地关注老腔呢?

邢小俊: 我还有一句话是:时代在变,"书生意气  家国情怀"不能变。无论做记者还是做作家,都是价值观决定的。什么样的记者做什么样的新闻,这是价值观使然。作为记者,你在众多的线索中选择哪个题材,并且放大它,给世人看----这都是价值观在起作用。作为作家,更是如此。如今,我们身处一个磅礴、丰富的时代, 时代的动感速变、典型人物的风范和魅力,人心的提振或迷茫,有多少好的东西需要媒体人去发掘、包装、放大给世人看。快捷的新闻或深度的纪实文学,只是表现方式的不同而已。

除过巨著《白鹿原》,陈忠实先生一生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直接推动了老腔的传承。而这些没有多少读者知晓--------这就是我持续关注华阴老腔的意义所在! 华阴老腔与陈忠实,华阴老腔与白鹿原,华阴老腔与谭维维,引起了社会对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关注,也为其他濒危状态传统曲艺的传承提供了可贵的启示----这也是我持续关注华阴老腔的意义所在!(作者:陕西省政协《各界导报·文教周刊》主编张旭)


2107044_副本.jpg

       

作者介绍           

张旭:笔名子璐,长安人士,80年代生于被誉为“英雄之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部队47军139师,首届陕西小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文学双学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绿色宣传大使、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荣获文化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优异宣传奖、省新闻奖、省两会报道先进个人、省人大新闻奖、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进个人、省民进参政议政及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发表文章2000余篇,累计160多万字,多篇文章被中国知网收录。

曾就职于世界500强航空公司,历任海南航空乘务长、陕西电视台《商界·陕西》主持人,陕西省政协《各界导报·文教周刊》主编;《长安文化》季刊主编、文化艺术传媒网总编、影评人、作家、特邀讲师,全国两会代表团驻地会议播音员。中国民主促进会省直委员会支部副主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岗培合格主编、丝绸之路东方舞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理事、长安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模特艺术协会传媒顾问、省健康快乐促进会首席记者;省大学生艺术节主持人大赛决赛评委、舞动长安·丝绸之路东方舞艺术节评委、丝绸之路东方舞文化艺术研究会全国教师资格证考官;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省青年文艺人才协会会员、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题词:“千秋文澜三杯雅,四海相知一碗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题词:“立德树人”;第五届CCTV主持人大赛冠军、央视朝闻天下主持人胡蝶题词:“文以载道,营建精神家园;教重立德,抒写风采三秦”。


)4Y3AVRL9BS)B@YC]RV32K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