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主题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集体学习。请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这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到: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笔者身体力行参加检察系统媒体行活动
如何用更加鲜明的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精神力量去展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就是中国话语传播时代任务对新闻记者提出的最新要求。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以"三贴近"作为提高新闻作品质量的必然条件和出发点。好新闻的真实性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一线。深入具体的新闻源头,必须用脚力去丈量,用眼力去观察,用脑力去思考,用笔力去记录。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这里,脚力是全部新闻工作的源头,眼力、脑力、笔力归根到底要从脚力中得来。只有锤炼过硬的脚力,行千山万水,走千村万寨,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新闻工作才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才能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讲好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精神力量。今天,脚力显得尤为重要。“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是新闻工作的真实写照。“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力量之源,也是记者工作的根基所在。练好“脚力”,才能行得远、走得快,践行群众路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笔者在京采访时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安民
有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精神面貌的镜子”。所以,锻造勤快脚力,锤炼优良作风,就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实际行动“跑”起来,故事讲述“真”起来,新闻报道“活”起来。这些都需要脚力去实现。
脚踩泥土,芳香自来。做好新闻工作,脚力是基础、是源头,眼力、脑力、笔力归根结底要从脚力中得来。中国新闻奖得主周锐在获奖感言中说到:“真新闻在基层,靠勤跑来发现”。“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在基层,文字才有真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明确要求的:“编辑除了要有甘于寂寞,埋首案头的专业工作精神,同时又必须要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要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进行社会调查的热情和能力。编辑更要有善于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要能经常以积极的姿态接近和参与学术文化团体,参加各种类型的聚会和讨论,及时调查、了解文化创造的前沿动态,同时又要创造条件接近读者。编辑不仅要有出版界的朋友,要自觉的扩大社交面,加强同各方面人士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
笔者采访在京全国人大代表冯均平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用脚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用笔力续写各种社会动向是传播能力建设要求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只有掌握好这项基本功,才构建好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张旭/文)
原文刊载于《海南人大》2021年第6期 56—56 共1页
作者介绍 :
张旭(子璐),80年代生于英雄之师47军139师,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法学、文学双学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绿色宣传大使、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丝绸之路东方舞文化艺术研究会秘书长,艺术节评委、东方舞教师资格证考官。
2005年获首届陕西小姐最佳健康小姐及精英奖,2007年就职于世界500强航空公司,历任海航乘务长、陕西电视台《商界·陕西》主持人,2015年任陕西省政协各界导报《文教周刊》主编、《长安文化》主编及文化艺术传媒网总编,2018年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海南人大》国家注册责编。
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模特艺术协会传媒顾问、陕西省健康快乐促进会首席记者、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南省青年文艺人才协会会员、海南省民进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党校中青班初任班、三亚航空旅游学院、西安交大干部培训中心特邀讲师。
2009年起参加全国两会、省两会新闻工作,获文化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新闻奖、省新闻奖、人大新闻奖、政协两会报道先进、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进、省民进参政议政先进及宣传思想工作先进。撰写相关提案被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获省民进参政议政成果一、二、三等奖。在省级时政刊物发表作品千余篇,累计百万字,多篇文章被中国知网收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题词:千秋文澜三杯雅,四海相知一碗茶;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题词:立德树人;央视《朝闻天下》主持人胡蝶题词:文以载道,营建精神家园;教重立德,抒写风采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