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族宗教

在开放与包容发展中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来源:央视网   |   发布时间:2018-10-25   |   所属分类:民族宗教   |   阅读次数:1661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迎巨变。从当年短缺的福利供给型文化运行体制,到今天文化市场的丰富多彩、充分供给和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获得感日益强烈。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正以其新时代新气象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胸怀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展现出一个大国的文化风采。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化成就,足以令人充满自豪和自信。总体上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增强,文化权益日益得到保障,文化新业态纷纷涌现,随着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健全,文化贸易竞争力显著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显著增强,正在迈向全球高位态。四十年来的文化成就愈益显示出,只有以自身文化实力的增强才能坚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在新时代则更要坚定世界的就是中国的,要勇于以中华文化的发展引领世界文化潮流,坚持在人类文明视野中不断创新,弘扬创新文化。创新不仅是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更是新时代的风向标,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繁荣兴盛的新阶段,在人类文明跃升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新风采新气象。

  21世纪以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成为全球共识,文化繁荣是城市发达的标志,文化创意成为国家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沉的力量,是一个民族经济成就和发展荣光的生动显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化成就启示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既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立足民族本位、依靠自身力量,更要有世界眼光、现代意识和全球视野,在文化开放中发展壮大、增强实力,使中华文化伴随中国的文明型崛起成长为世界主导文化形态之一。

  一是坚持文化传承,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色和底蕴,在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当下夯实当代中国人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明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中坚定文化自信。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乃是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底蕴和价值追求,在越来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方位,中华文化发展愈要浓彩重抹传统文化底色,在全球化舞台上鲜明地亮出中国特色。

  二是坚持文化开放,开放使我们的文化充满活力和竞争意识,使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色彩斑斓。实践表明,文化上只有相互交流借鉴,人民的精神生活才能丰富多彩,文化才能繁荣兴盛。文化开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实上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形成艺术上的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气象万千,而充满艺术想象力的文化开放则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强盛,更能在文化上繁荣兴盛。相反,文化发展一旦故步自封就会走向凋零,甚至会沦为文化沙漠,而使一个民族的想象力萎缩、创造力被扼杀。作为民族精神的铸造者和弘扬者,民族文化只有在开放中才能走向伟大。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化发展表明,中华文化是开放的,不仅对全体中国人开放,也对世界各民族开放,它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成就了中华文化的伟大。

  三是坚持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在包容发展中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更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支撑。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文化只有在多元竞争中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成全,文化包容发展既要有主导文化的引领,又要有多元文化形态的竞争;既要在包容中发展,又在发展中包容,从而形成文化发展高地。对外,兼收并蓄;对内,传承创新。由此在文化生态体系健全中,推动中华文化在繁荣兴盛中迈向全球的高位态。

  四是坚持文化创新,以创新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形成文化繁荣的内生动力。说到底,中华文化的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兴盛,只有在文化实践和文化进步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文化力量,中华文化才能在全球亮出社会主义旗帜,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的导向,引领中华民族在文明型崛起中屹立于世界东方。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化成就和经验启示我们,文化发展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焕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激情,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不断做强文化产业,在自身文化实力的增强与各种异质文化对话交流中,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才能在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中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作者范玉刚系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