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边江
在陕西省千阳县农村,有一个勇于与命运抗争的残疾人,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进行小戏小品创作,取得巨大成功。近15年来,他创作的248部小戏剧本已分别被影视制作机构排演拍摄,其中逾200部已在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栏目公开播出。
这位远近闻名的自强模范,名叫张建军。
图为“宝鸡好人”张建军。
残酷的命运捉弄人生,14岁的健康少年成了半身截瘫的残疾人
张建军1966年农历八月出生于千河南岸的水沟镇丰头村。他自小聪明伶俐,性格活泼开朗,喜爱学习,人见人爱。人们都说建军是一个前途远大的“乖巧娃”。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79年,张建军上小学4年级。暑假期间,在参加平整土地劳动时突遇塌方,巨大的土块砸伤了张建军。虽经医治但未奏效,建军终因腰椎严重损伤,成为下半身截瘫的残疾人。
建军和妈妈永远记得,那一天,是六月初六;那一年,建军才14岁。
绝不甘心的他耗费10年心血,写出50个相声剧本却一事无成
张建军成了一级残疾,不能下地,学也上不成了。他只能终日躺在炕上,心灰意冷,以泪洗面。
他多少次想到轻生,“一了百了”。可他是家中的独子,自己“一走了之”解脱了,但丢下母亲怎么办?他实在下不了这个狠心。
为了消解孤独愤懑的心情,他让父亲买回一台小收音机。他成天窝在炕上、闭着眼睛,把收音机拿到手里、举到耳旁,听新闻资讯,听戏曲音乐,听电视节目,聊以解闷,打发时光。他过起了终日以收音机为伴的日子。
可是毕竟自己还年轻,“日子稠得像米颗”,难不成自己就这样一辈子浑浑噩噩度日月?张建军心里火烧火燎,思绪纷飞,难以平静。他想,别人身体健康,可以上中学、上大学,寻找工作,出去打工,可自己身体成了这个样子,怎么才能给家庭减少一点负担?
思来想去,张建军认识到虽然自己动不了、出不去,可还能思考,手也能动。只要有思想,敢动手,或多或少就会有希望。当时正值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人们思想活跃,文艺开始复兴,收音机里满是相声。这让建军对相声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说起来相声是一门通俗的口头语言艺术,而我的性格开朗幽默,这正合我意。”听着听着,他就不仅仅满足于“听”了,开始在心里琢磨“我也可以动手写写嘛”,于是他开始拿起笔学写相声。一遍不行就来两遍、三遍,一篇不行就写两篇、三篇……但每每投寄出去,全如泥牛入海,了无声息,连一朵浪花也溅不起来。即便这样,张建军还是咬紧牙关,笔耕不辍。这一坚持就是整整10年,他先后写出相声剧本50多部,但是无一成功。虽然其间他写的几篇小故事被报纸刊用出来,但终未形成气候。
“几经折腾,一事无成。眼见父母年届六旬,四十岁了我才深刻感受到了生存危机。悔不该当初迷上了相声,没有学上一门谋生手艺,如今落得这个尴尬境地……可是,残疾的身体让我寸步难行,足不出户又能寻到什么出路呢?我一筹莫展,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这段表达内心的文字,出自张建军后来写的自传《我的自白》。张建军心里憋足了一股劲,等待有朝一日尽情释放的机会。
一次偶然却又注定的成功,引导他走上“百家碎戏”创作道路
2005年5月,陕西电视台开办了一档“碎戏”节目。“碎戏”就是小戏,是用陕西关中方言讲述陕西人自己的故事,讲述城市内容的叫“都市碎戏”,讲述农村内容的叫“百家碎戏”。和用普通话制作的电视剧不同,说陕西话的“碎戏”有着浓郁的秦风秦韵,甫一推出,即以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言剧的形式大受欢迎。
陕西电视台对“碎戏”进行重点经营,在陕西一套(新闻综合频道)和陕西二套(都市青春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很快火了起来,创造了后黄金时段的收视高峰。陕西电视台因此在全国省级电视台栏目剧评比中,按照收视率等指标排名,连续8年蝉联第一。
张建军也成为“百家碎戏”的忠实观众。他看了又看,从中受到启发:碎戏节目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其内容讲正气、接地气、有灵气,生动活泼,短小精悍,剧情也不复杂,自己完全可以尝试一把!
2006年夏天,张建军从自己过去所写的相声脚本中,选取相关内容,尝试编写了两个“碎戏”剧本,一个题为《三个扒手》,一个题为《捉鳖》,认真抄写后,按照电视节目后边播出的联系地址,装好信封,托人捎到县城邮寄到西安,投稿给一家名为“众视”的影视制作工作室。
“碎戏”的制作流程是:编剧写好剧本后自由投稿,交由影视制作机构择优编导拍摄,再将拍好的节目成品提供给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组织评审后,择优在“百家碎戏”或“都市碎戏”栏目公开播出。
张建军的剧本寄出后,众视公司的同志过了一段时间给他打来电话,首先对他的创作精神进行了鼓励,同时告诉他:一般小戏小品剧本和电视剧的剧本形式不尽相同,你写的小品没有分开场次,格式不对;但你写故事的内容好,语言也比较精炼,“我们做了一些修改,剧本可以采用”。这个长途电话打了将近一个小时。张建军异常兴奋:“我写的文字可以拍电视了!”两个小戏剧本都在当年年底投入拍摄,2007年初先后在陕西电视台二套节目(都市青春频道)正式播出。
初获成功,张建军受到极大鼓舞。他趁热打铁,精心创作了碎戏剧本《网恋悲情》,很快又被择优排演,在省电视台播出了。
导演首次去看他不由得流泪,将自己手提电脑相赠鼓励他创作
2008年初,创作情绪高涨的张建军,再次给原来联系的程让导演寄去了他的新剧本《女村长马二嫂》。由于程导演专排“都市碎戏”,而建军这个剧本是农村题材,所以推荐给专排“百家碎戏”的姚华导演。
姚华生于1960年,她先在家乡蓝田县剧团工作了10年,1988年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秦腔旦角,国家二级演员。编导“百家碎戏”是她的业余爱好,并为之成立了“宇欣新影视工作室”,简称“宇欣影视”。
姚华导演接到张建军的“碎戏”剧本后仔细阅读,觉得其写作手法流畅,语言通顺,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很快组织排演了《女村长马二嫂》(上下集),电视台播出后收视率很高。就在这一年,姚华导演又先后将张建军创作的《花把式进城》(上下集)、《孙大胜相亲》等几部作品编导排演,搬上了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结果非常成功,其收视率、市场份额都“冒了尖”。
令姚华导演诧异的是这些剧本播出后,张建军没有像其他作者一样很快前来剧组领取稿费。她打电话询问,才得知道张建军因身体残疾,不方便前来领稿费。
很快到了春节前,陕西电视台召开了上百人参加的总结表彰会议,“宇欣影视”先后三次上台领奖。会议尚未结束,姚华导演就邀约程让导演等一行三人,驱车200多公里,赶赴千阳农村张建军家中,看望慰问这位“宇欣影视”的大功臣张编剧。
姚华导演说:我至今记得,去张建军家时已是冬天,汽车下高速后,村道很不好走。由于建军行动不便,就派他妹妹带着侄儿到村口迎接。建军在电话里告诉我说,妹妹和孩子手里举着一面小黄旗,“看见小黄旗那就是迎接你们的”。果然我们在村口看见了举着小黄旗的母子俩。姚华说:“这时我想起日本电影《黄手帕》,就是在一根细木棍上绑了一块黄手帕,用来迎接亲人的。”
姚导演他们一行到了张建军家。张建军穿着整整齐齐的西装,由妈妈用轮椅推着,在院子里迎接来自省城的导演贵宾。“我分明看到建军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可他眼里闪着泪花”,姚华说,这个看似精精神神的帅小伙,谁能想到他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呢!
大家来到张建军住的一个小房间,将建军抬出轮椅扶到炕上,亲眼看到了在张建军躺坐在土炕上,左胳膊下面垫着一个圆滚滚的枕头硬撑起身子,铺盖的被子上边扣着一个纸箱子。箱子上架了一块三合板——这就是他的工作台,他右手捏笔,低头写字——他平日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趴在纸箱“工作台”上,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地进行创作,写完修改好以后再工工整整地誊写好,托人通过邮局寄往西安。这活儿对正常人没有多大负担,可对张建军这样的残疾人来说,真是太难了!
看到此情此景,姚华导演深深地被震撼了!她强忍着哽咽背转过身子,不由地热泪盈眶。“这是多么坚强的一个男子汉啊!在这样的人面前,就不要说有啥困难不能克服!”
姚导演把自已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硬要送给建军,并拿出1000元钱给他拉网线。建军坚决不要。姚导演说:“我比你年龄大五六岁,咱们从今开始就以姐弟相称。姐姐给弟弟创造学习工作条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张建军只好都收下了。
图为张建军正在用姚华导演赠予他的手提电脑进行创作。
当天晚上,姚华导演、程让导演他们一行三人,就住在张建军的家里,他们围坐在建军母亲烧得热腾腾的火炕上,拉话直到深夜,最后分别住在几个屋子里。第二天清早,大家依依惜别。姚华说:“如果不是单位上已经安排好有事,真想在这里再住几天。”
张建军说,姚导演是他“生命里的贵人”。从此,身居乡下的残疾人张建军,在省城有了一个经常牵挂着他的导演姐姐。姚导演经常给建军打长途电话,后来又教会他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相互交流编剧导演心得,帮助建军提高创作水平。有段时间建军的身体状况很不好,姚华前往千阳县医院看望他。在病房里,姚导看到建军可怜的模样,瞬时觉得自己实在渺小,无法替代和帮助这个弟弟减轻病痛,不由得拉着建军的手大哭一场,其场景令人唏嘘不已。
张建军在姚华导演的悉心帮助下和长期实践中,编剧水平大为提高。他也成了被业内许多人羡慕的“宇欣影视”的“御用编剧”。姚华说,建军的创作基础已经比较好,同时即使建军传来的个别稿子还差点火候,想起他创作中面临的千辛万苦,自己千方百计都要帮助他修改打磨,尽可能让其达到排演播出水平。姚导演还带着团里的年轻同志前往千阳看望张建军,学习他“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十多年下来,张建军创作的“百家碎戏”,通过宇欣影视姚华导演之手编排导演,在陕西电视台“碎戏”栏目演出的就达140多部,占到张建军剧本创作总量的60%。姚华导演说:“建军的创作,对我们宇欣影视支持很大。我们鼓励他进行剧本创作,他也实质上在帮助我们拍好影视剧,大家互相支持,共同提高。”
图为张建军获得的荣誉证书。
不懈努力终获成功,他流着热泪自豪地说“我做到了自食其力”
宝鸡市艺术创作研究室的同志,得知千阳山区涌现出张建军这样一位小戏创作的业余作者,很快与他取得了联系,把他拉入了宝鸡“戏剧圈”,从多方面对他给予帮助:给他订阅了戏剧类杂志;连续几年邀请他参加了市上举办的剧本研讨会;破格组织了张建军作品专场研讨;还根据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创造条件,给张建军办理了公益性岗位,建军按照协议创作文学作品,文创室给他发放工资(2018年和2019年每年980元)……张建军说:“市艺研室的老师也是我人生和创作路上遇到的贵人”。自从进了戏剧圈,参加研讨学习,使张建军开阔了眼界,艺术修养大大提升。
近年来,张建军不仅每年创作一二十个小戏小品剧本(最多时一年达到43部),还写出了两个大戏剧本。这些作品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他创作的作品先后获得省市评奖十多个:2013年,《一个钱包》获陕西省小品评选二等奖;2017年,《懒汉碰瓷》获陕西省剧本评选优秀剧本奖,《防骗》获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编剧一等奖;2018年,《孝子有奖》获得陕西省剧本评选二等奖。他创作的电影剧本《驻村日记》被评为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支助项目,得到上万元的资金支助。他创作的《我家不是贫困户》《接待》《我要当村长》《张义圆破镜》《婚礼简办》《女村长的风流事》《放羊妹》等剧目,也先后获得宝鸡市剧本评选一、二等奖。
张建军创作的《麻辣夫妻》系列剧,已连续几年在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栏目播出,其中2017年第一季播出6集,2018年第二季播出8集,2019年第三季播出4集,2020年第四季又有4集投入拍摄。
张建军虽是一个身体伤残严重的残疾人,但他有着自己的尊严和雄心壮志。这10多年来,他通过戏剧创作共得稿费十多万元,做到了“自食其力”。他先后获得“最美千阳人”“千阳县优秀乡村文化能人”“千阳县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他还在2014年被评选为“宝鸡市自强模范”,2018年获得“宝鸡好人”荣誉称号。
在人们的心目中,张建军已成为千阳人的骄傲。
张建军被评为“宝鸡市自强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