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聚义
吃过午饭,我们准备离开巴里坤,没想到旁边长桌子的一位小伙儿问我们:“是内地来的?旅游?”我听到他有浓重的新疆普通话口音,又见他善良而热情。“是的,自驾游来的。”他又问:“要走是不是?”我点点头。“巴里坤县城没啥看的,如果要看,县城西南角有一处古迹还有些特点,但一般人是不去的景点,那就是巴里坤清代粮仓,看你们的样子,肯定喜欢。”道谢之后,我们直接导航,一公里多一点的路就到了。
记录着丝路重镇辉煌历史的清代粮仓,隐藏于小城的街巷深处,院子虽然不大,但是有8座像毡房样式的储粮屋。我想,这可能是受哈萨克牧民毡房的启发,盖的粮仓都像毡房。
“过去粮仓装的是看得见的粮食,现在则更多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这些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食粮。”参观完清代粮仓后,这是给我的直接感受。巴里坤清代粮仓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迄今已有248年历史。古粮仓为何建在巴里坤,何以完好保存至今?我在寻找答案。
每座粮仓长21.6米,宽11.3米,内有四梁八柱支顶,可库存近30万公斤粮食。走进粮仓,跃然看到,仓房的墙基由石头砌成,山墙顶部和屋顶均有通风孔,屋架用结实的圆木搭造。静立其间,能工巧匠们修建粮仓的画面如在眼前。“正是因为结构坚固,粮仓才经得住百年风霜雨雪的考验。清代粮仓看似设计简单,其实具备了许多实用、科学的元素,体现出当年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边缘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巴里坤人在图片说明里留下的文字。粮仓地面由20厘米厚的木板铺成,木地板底部还保留有20厘米的空隙,用来通风换气,加上厚实的墙壁,既能保持仓内恒温,避免粮食潮湿,还能阻挡鸟雀筑巢、虫鼠打洞毁坏粮食。古人想的多周到呀!
巴里坤县南依天山,气候湿润、沃野千里,曾是西域较大的草原与麦田,草料充足,粮食丰满。史料记载,由汉历唐至清,中央政府曾多次在此屯戍。清乾隆年间,巴里坤以粮足兵多成为新疆的大本营,屯垦良田一度达到8万余亩,这在当时全国都少有,一时间“东疆粮仓”盛名远扬,“屯稼堆云”也因此成为巴里坤老八景之一。
粮食丰产了,存储就成了绕不开的问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在汉城南街西侧建成南北走向两排共8座粮仓储粮。这就是今天看到的保护完好的清代粮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战胜敌人和保住城池的重要基础。在清代乾隆至宣统的100多年间,中央政府先后派出73位总兵(相当于军区司令),驻守巴里坤。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肥沃的巴里坤草原成了大后方的根据地之一,这里为左宗棠的大军提供了军马、粮食、草料等多种物资的储备与支持。
半个多世纪前,巴里坤清代粮仓曾两次修缮,一直到2005年仍作为当地的粮库使用着。200多年来,清代粮仓伴随着巴里坤人走过一个又一个收获的季节,见证了劳动人民的劳作的辛苦与智慧。
2013年,巴里坤清代粮仓被列为新疆自治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面向游客开放。在保持粮仓原貌的基础上,巴里坤充分挖掘粮仓文化元素,运用艺术创意,诠释农业起源、城市的兴起和民生改善,设置了巴里坤农业发展史展览、饮食器具历史沿革展、粮食票证展,赋予了古粮仓新的时代内涵,让后人透过粮仓了解过去,更好地走向未来。
今天的巴里坤,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健康发展,生态旅游已走向世界舞台。在这里,各族群众延续着祖先的勤劳,承继发扬前人的智慧,共同编织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我们俩认真参观了“粮仓”,让我惊讶,巴里坤人民居然把这具规模的清代粮仓遗址保护得如此完好。从另一点来说,“清代粮仓”佐证了自汉代以来,巴里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尤其是中原人的农耕文化痕迹明显。
离开县城,路过巴里坤湖,烟波浩渺引来许多水鸟,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像一颗蓝宝石似的耀眼。
汽车驶入G7京新高速,沿路西行,在我的南侧,又见到了保护完好无损的烽火台,这是古丝道的标志。我忍不住将车停在路边,拍下了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