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问世,使中国芭蕾舞剧在依托民族舞蹈风格样式的基础上,从最初的破土萌芽走上了芭蕾舞剧民族化的发展之路,更使得《红色娘子军》成为代表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经典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2018年,海南斥资联合打造大型椰海实景演出《红色娘子军》。由此,海南不仅成为了休闲购物天堂,也成为了当地居民和各地游客的文旅打卡地。然而,据笔者本次海南之行所见,全国各地的大型实景演出并不在少数,但像《红色娘子军》场场爆满的场景确并不多见。
一、民族艺术为实景影画增光添彩
本剧的一大亮点就是运用多舞种风格、电影叙事手段、多媒体视觉呈现、大型实体道具等赋予实景演出新的“质感”奉献给观众。“以天为幕、以山为景,沉浸式动态座椅,随着情节的推进不断变换位置。现场硝烟弥漫,敌军轰炸溅起漫天水花,让人身临其境。”创作团体尽可能地以艺术的表现手法还原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最大限度的给观众代入感。
该剧充满了中国民族艺术的韵味和风格,也是它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除去大型舞美与人物设计的特点之外,整个剧目的成功与动作语言上的突破有很大关系,“五寸钢刀舞”、 “万泉河水舞”等,都是从中国少数民族的民间舞里萃取的民族养分。剧目语言的凝练与舞台舞美的呈现,既不失原版舞剧的样貌,又有外来艺术样式看不到的“中国之韵”。在艺术手段的编排中,依据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加入了中国民间舞的素材、富有中国音乐特色的旋律和人声伴唱,在舞蹈的使用上,采用了中国民间舞的上身动作,在琼花与狗腿子以及红军和土豪的对打上,运用了中国戏曲武打的动作,编排引人入胜。
二、跨艺术形式的改编重在人物塑造与表现
跨艺术形式的改编一直是当代艺术创作不可回避的问题。刚刚获得文华大奖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和这部大型实景演出《红色娘子军》,都是跨艺术形式的改编优秀剧目。诚然,并不是所有的跨艺术的改编剧目都会成功。
该剧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了传统西方芭蕾舞剧以王子、公主、神话人物为主人公的惯例,而是让普通的中国人、受压迫的人民成为剧目的主角,他们的命运变化连同中国革命的发展转变上升为推进中国艺术向前发展的艺术因素。
《红色娘子军》中琼花、南霸天、狗腿子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该剧走向成功的关键。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主题造型,如琼花的足尖点地、提襟亮相、回首怒望,表现了一个底层的奴隶不被屈服渴望革命的形象;南霸天和狗腿子老四的动作,通过精心编排,野蛮中带着压迫人民的厌恶感,人物风格鲜明很抓眼球。这几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就这样屹立于半个多世纪的舞台,更存在于观众和人民的心中,既有真实感又有灵动性。
三、崇尚红色经典助中国实景演出新发展
大型椰海青春实景影画《红色娘子军》“根据情节逐步推向舞台,用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艺术再现、创新演绎发生在海南的那段红色记忆、红色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后期将继续打造大型实景演出,如《解放海南岛》、《梦幻三亚》等,并进一步推出更多的实景演出挖掘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将本剧放在历史发展中去观察,特别是从剧目创作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很有启迪意义。反观当前其它实景类演出,如何避免题材的“单一性”以及动作语言的“同质性”,尤其是对于红色经典剧目如何继承和创新以及在剧目艺术形式的创新上和身体语言的挖掘上,理应借鉴本剧“民族化”的创作思路和“兼收并蓄”的艺术表达。此外,该剧的个人情感因素并没有成为剧目的支撑点,在结构上只是一条辅助线,反而把革命情怀与翻身做主的理想追求成为主线,结合舞台美术的诚意打造,为中国大型实景演出创作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作者:张巍,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天津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